跟飞友交流一下接地率的问题
自从开始用接地率监测软件之后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接地率,虽然是用Xbox的手柄,还是想跟飞友交流一下一般国内航班的接地率大概在多少,我现在基本能控制在200一下,但是回放的时候感觉接地还是偏重,我感觉属于扎实接地,但是我在机场看感觉737的接地率还是很轻,可能控制在100ft/min一下。有木有懂行的交流一下接地率和过载是两个概念,没有必然联系,接地率一般控制在合理范围里就可以,并且接地率只是飞机状态的一个参数,接地率50 300,可能对乘客来说区别不大,过载相对就重要一些,因为这个是乘客能直接感受到的体感,飞机在拉平过程中要逐渐抵抗飞机向下运动的力,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只要向下运动的趋势削弱,消耗飞机向下的能量,就能达到一个不错的过载,而此时的接地率可能受拉开始时机、拉平手法、拉杆量、收油门时机等因素在0-500(?)的接地率都是有可能的,过分的追求小接地率反而会造成着陆距离过长,能量耗尽而产生过载大的着陆 不能就看接地率 看过载 有时候大接地率 小过载 谢谢分享,学到了学到了 载荷和体感没有直接关系,载荷分翼根载荷和起落架载荷,举个例子,你50尺下沉快,最后一杆抽出来,可能接地体感很轻,但载荷很大,想落好,先把跑道入口条件创造好很关键 接地率和过载都得在范围之内 接地率也應參考跑道長度,以免造成LONG LANDING 可以,跟朋友们学习到了。 同过来认真学习!:) 同过来认真学习!:):):)
接地率和过载是两个概念,没有必然联系,接地率一般控制在合理范围里就可以,并且接地率只是飞机状态的一个参数,接地率50 300,可能对乘客来说区别不大,过载相对就重要一些,因为这个是乘客能直接感受到的体感,飞机在拉平过程中要逐渐抵抗飞机向下运动的力,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只要向下运动的趋势削弱,消耗飞机向下的能量,就能达到一个不错的过载,而此时的接地率可能受拉开始时机、拉平手法、拉杆量、收油门时机等因素在0-500(?)的接地率都是有可能的,过分的追求小接地率反而会造成着陆距离过长,能量耗尽而产生过载大的着陆
同过来认真学习! 谢谢谢谢
学习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