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关于海军新一代隐身舰载机歼35试飞的消息刷爆了军事圈,因为这不光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款五代战机,即将装备服役的大好事,而且更代表了歼35距离正式服役已经很快了。因为从7月22日曝光的歼35高清试飞谍照来看,这架战机已经喷涂了海军正式涂装,而且无论是锯齿形尾喷管、还是一体化座舱设计、先进雷达还是核心的弹射起落架,都证明了这款正在试飞的歼35距离正式服役时间已经很近很近了。 不过在7月23日,我国第一家专门介绍航空及航天知识的军事科普月刊《航空知识》,官微特意发布了我国第一款五代隐身战机歼20,从2011年首飞到2019年参加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时间轴图。《航空知识》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布相关时间轴图,并且很详细地列举了不同试飞阶段歼20的诸多细节之处,那是不是意味着歼35如果按照歼20的试飞之路发展,距离正式服役至少还有2年时间呢? 首先来看现阶段正在试飞中的歼20外观上的特点: 外观上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已经正式喷涂了海军灰的低可视涂装,并且无论是从垂尾的机型编号、舰载机标识,还是机身侧面的“八一标识”来看,这架正处于试飞状态的歼35,基本上外观需要改进和增加的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歼35现阶段的状态“或许”就已经是未来服役的状态了。 但是有一点不太明白的是,这架整机完成度相当高的歼35,机头却仍然保留了早期原型机时期“必有”的机头空速管,同时机头侧面也保留了L型静压空速管设计。如果这是一架三代、四代非隐身战机的话,机头保留空速管设计这没什么,但是从五代隐身战机的普遍发展来看,机头的空速管早已被隐身效果更好的内置式分布式压力传感器所取代。所以现阶段这架虽然喷涂了正式涂装的歼35整机完成度很高,但其仍然保留了机头空速管和L型空速管设计,说明歼35仍然在进行多空域、不同速度下的飞行试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不同于歼20是正式服役好几年后,才开始批量换装具备锯齿形隐身喷管的矢量航发,歼35从去年10月份正式曝光其正在进行大包线、密集试飞以来,装配的发动机就已经正式更换为隐身效果更佳的锯齿形矢量航发。那也就意味着歼35的研发之路,已经和歼20的研发之路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歼35正在通过简化或者集合的方式,将歼20走过的试飞之路、三步并作一步来缩短试飞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这架歼35整机完成度很高,但仍然保留了机头空速管,但这些都不能证明这架战机就是歼35最新的试飞原型机,或许还很有可能是在此前试飞过的某架原型机基础上升级改装而来,所以依然保留了改装之前就有的机头空速管也说不定。 而且在这架喷涂了正式涂装的原型机曝光之前,早在7月初网络上就出现了一架正在起飞状态的歼35原型机照片,那张照片中的歼35整机呈现歼15舰载机的银白色涂装风格,虽然照片清晰度不高,但仍然能够看到整机完成度也是非常的高,而且最为重要的就是其机头没有空速管设计。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歼20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五代隐身战机,在歼20研发、试飞之前,我国对于五代战机无论是研发还是试飞,都是从零开始的,所以为了降低风险,整个研发和试飞过程,一步一个脚印、稳妥一些也很正常。 但是对于歼35而言,这种情况就已经不适合再用了,因为歼35在试飞的过程中,很多重要试飞环节完全可以参考歼20的试飞过程,并且针对歼20研发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进行调整,来提升试飞效率、缩短试飞周期。像歼20在已经试飞的第四年、也就是2014年第5架歼20原型机试飞的时候,就正式取消了机头空速管设计。 但对于歼35而言,虽然现阶段公布的这架歼35机身编号350003意味着这是歼35的第3架原型机,但不算第一架首飞、第二架静力试验,后续各机开始各项试飞流程来看,同样是已经喷涂了空军正式涂装风格的歼20在第三架原型机试飞时,整机气动布局还在大范围的进行各种调整之中。 但这架也喷涂了海军正式涂装的歼35,整机气动布局却和此前试飞的原型机基本没有任何改变,这个却能理解。毕竟在歼35正式出现之前,沈飞的FC31不同时期就已经提前为歼35接近完美的气动布局奠定了基础优势,所以歼35很可能在整个试飞过程中,并不会和歼20一样需要用到9架原型机。在简化试飞流程等基础优势下,歼35或许只需要四五架原型机就能完成所有试飞工作,正式装备服役。 当然从整个试飞流程来看,歼35还没有进行核心的导弹内置挂载、导弹实弹发射、弹射起降试验,所以短期内服役还是没可能的。但是从海军第一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下水时间节点来看,按照福建舰下水时的状态来看,估计最快2023年底就能进行海试,2025年下半年就能正式装备服役。 那么留给歼35的时间也就只有2年多时间了,当然在这仅剩的2年多时间里,依照现阶段整机完成度已经这么高的歼35状态,完成后续的导弹发射试验等流程,时间上还是很充沛的。 不过就算歼35能够在福建舰正式服役之际也完成全部试飞任务,进入定型量产阶段,其也很难赶上福建舰首批弹射降落机会了。毕竟定型后或者定型后期还要额外进行弹射起降试验,而这个流程需要重复几百、上千次才能过关。不过好在几年前歼15的弹射起降版本就已经在进行弹射试验,也就说最早登上福建舰,进行弹射起降的依然还会是歼15T,但紧接着就会是歼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