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严斐 美国曾经有位父亲劳伦·艾贡,用五年的时间,在孩子的卧室内,造出了一台能正常使用的波音737科技驾驶舱模拟器,让孩子能在家随时体验模拟飞行。 早在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就开发了入门级、中小学适用的教学资源包,包括28个学时的教材、讲义和所需的软件、摇杆等,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模拟飞行这一课程。 在北京,一些知名中学也都非常重视模拟飞行,在校内开设模拟飞行科技体育运动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正式计算学分,获得成绩的学生还可以获得推优生资格。 据悉,模拟飞行课程之所以被推广与重视,是因为它对学生的专注力、自制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有好处。那么,具体有哪些好处,参加完模拟培训的学生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呢?记者特地向参加过模拟培训的学生家长和“飞行梦想”的首席教官刘哲请教了这一问题。据刘教官说,对学生们来说,参加完模拟飞行培训,即使将来不从事飞行事业,对数学、物理等科目的学习和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等也是很有好处的。 10岁小男孩做事变得很有耐心 杭杭是个10岁的小男孩,留着一个西瓜皮的发型,后面还拖着一个小小的辫子,初次见到他时,正好上完一节模拟飞行的实践课,依依不舍地从模拟飞行器上下来,由妈妈带着准备回家。 “刚开始也是觉得与其让他在家玩平板、看电视,还不如带他出来玩这个,好歹还有点技术含量。”聊起带儿子来参加模拟飞行培训的初衷,杭杭妈妈说得很直白,“就是让他来体验下,也没想过要改变什么。” 但令杭杭妈妈想不到的是,课程还没上完,她却明显感觉到儿子的变化,“变化挺大的,做事情变得很有耐心,现在做作业也能一气呵成。”看着坐在身旁的儿子,杭杭妈妈补充说,“这要换在以前,我们在这说话,他哪有耐心一起坐这儿,早溜哪里去都不知道了。” 杭杭妈妈说,儿子之前一直很调皮,做事也没什么耐心,放学回来做作业,做个几分钟,就要站起来去玩一阵,或者去拿点东西吃,“反正就是坐不住,之前也曾尝试过各种方法,希望他能安静地做一件事,但都没成功。”此前,杭杭爸爸还试图通过教杭杭下棋的方式去训练杭杭,但同样没能成功。 模拟飞行训练有助耐心专注的习惯 为何会有这种变化?刘教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模拟飞行培训的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只有上完理论课程之后,才能上实践课程,实践课程自然就是让学生操作模拟飞行器进行模拟训练。 刘教官说,在每一堂模拟飞行课之前,教官会让学生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包括上洗手间、喝水等等,因为一旦开始模拟飞行,学生就不允许中途离开做任何事情,除非真的是身体不适。 “实战模拟的时间一坐就是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在训练时,学生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错,出错的后果很严重,注定只能是‘机毁人亡’,这个对孩子的冲击是很大的。”刘教官说,虽是模拟飞行,但现场的视觉效果,是非常真实的。 也因此,经过模拟飞行培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专注的好习惯,在做某件事时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出了这个课堂自然也是如此。 实践课训练学生思维快速应变的能力 事实上,模拟飞行培训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耐心与专注,还有严谨性、协调、思维敏捷度、快速应变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模拟飞行训练时,每一次的升降操作,包括与塔台汇报时,都需要十分严谨,没有把握前教官是不允许任何学生动手操作的,在时间方面也会要求精确到秒,比如在模拟起飞和降落时,起落架既不能早放也不能晚放,“尤其是降落,难度比起飞更大,错一度都会出大事。”刘教官说。 在模拟战斗飞行时,学生在盯着雷达的同时,也需要随时听上级指令,还要注意观察“敌机”的情况,一个不注意就会被击落,“通常在这类模拟训练时,不仅仅需要学生的专注力,更是培训学生快速应变、思维敏捷度、协调能力的最佳时候。” 理论课上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在理论课上,教官会给学生讲一些类航空航天的知识,除了为实践课程做铺垫外,主要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心理与分析能力。 记者随机在一理论教室的门口站了一会,课堂上,教官向现场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何飞机每次起飞的升力,也就是起飞速度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架飞机也一样? 现场五六名学生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教官见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往答案的方向上去想。 “同一架飞机装的东西不一样,重量就不一样……”终于有学生想到了答案。 的确,飞机的起飞速度与飞机的载重量有关,载重量越大,飞机起飞需要的时速也就越大。 “老师一步步引导我们找到正确答案,这样得到的答案印象会更深,至少不会轻易忘记,而且会有点小小的成就感。”课后,最终找到正确答案的那名学生偷偷告诉记者。 “平时老师还会鼓励我们主动提问,这样上课也不容易开小差,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另一名学生说,他现在每周一次课,很希望每周能多上几次课,不过教官没有同意,“教官怕我们耽误学校的作业,他有时候还会检查我们在学校的作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