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者联盟 门户 新闻资讯 热点新闻 查看内容

低空经济揭开神秘面纱,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

2024-6-29 08:28| 发布者: lyh20050329 2973 0

摘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再次强调低空经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发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再次强调低空经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在政策效应和市场响应的协同扩散与共同推动下,在中国,“低空经济”正成为各级政府和各路资本争相竞逐的大型前沿“新赛场”,有望释放万亿级的通航市场“新空间”和低空产业“新蓝海”。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在我国,根据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低空”是指“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划设高度范围”的空域。


随着低空应用的深入发展,管理部门和业内普遍将高度提升至3000米。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低空经济活动,便是指在这个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与飞行相关活动的统称。



低空经济揭开神秘面纱,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5893




正如工信部领导指出的,

低空经济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将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


低空经济,让新质生产力可见可用可触摸。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新兴赛道,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提质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与市场空间。应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


我们正在打开一扇窗,即将看到一座壮丽的桥梁,连接二维交通与三维航网、融合物理空间与数字世界、打通工业时代与数智未来。你不仅将有幸亲见这份宏伟,更能满怀惬意坐上这座穿透时空之桥,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触摸到未来无限可能。


01

生产生活形态的三维蝶变



对于人类而言,常用的交通方式以地面的公共或自主交通方式为主,在空中主要还是传统的客机,不仅频次低,也无法像汽车一样,打造成为个人消费级的交通产品。


低空交通的突破,将快速把地海平面交通网络向低空空域纵向延伸,连接二维交通与三维航网、融合物理空间与数字世界,将我们日常的经济社会形态拓展至三维空间,形成新的大航空文明时代。


三维交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构建了“点对点”无障碍直接触达的交通链条。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道路交通在工作日高峰平均车速还不到30公里每小时,低空飞行器不再受城市道路曲折、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制约,各类要素资源流通速度的攀升将迅速激活生产生活的澎湃发展动力。


一方面,通过无人机、飞行货机等飞行器进行货物运输,主要解决短距离货物运输问题,避开陆运公路节点限制后,整体距离将缩减至原本的一半以下,交通拥堵的影响将被无限缩小,生产活动可以得到更高效的供应链组织,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生产链的运转效率呈几何式提升,制造业整体的效率和效益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另一方面,低空经济还将为人们带来更便捷的生活物资供应方式,无人机可以解决医疗用品、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等短、频、快的生活配送需求,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紧急救援场景下,无人机能够以极低成本快速完成配送救援任务。



低空经济揭开神秘面纱,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3813

▲ 图为美团无人机配送。美团在深圳等城市落地17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可为14个社区写字楼、4个5A级景区提供无人机配送服务,平均配送时长缩短至12分钟。


当然,人的运输可能是我们最期待的低空经济场景,但现阶段,个体消费级的载人飞行器还面临着设计理念、车身材料、动力系统、飞行法规以及巨量消费级航行算法的困难,在取得技术和规范的限制后,空中巴士和空中出租车等服务发展极有可能最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乘用的飞行汽车可能会在空中公共交通验证成熟后再推向消费级市场。


还有一个直观的改变,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将对新的城市规划和原有城市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是未来的城市规划将需要考虑低空交通枢纽的建设,新的公用和家用停机场、起降平台等设施将会大量涌现,并与地面交通枢纽合理衔接。
其次是空中通道的规划和建筑物设计的调整,低空飞行器需要避开地面障碍物和人口密集区,由于空中交通的发展,建筑物的屋顶可能需要设计成无人机停靠和充电的起降平台,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以避免对空中通道的干扰。


低空经济还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有趣的新玩意儿:

比如,我们需要构建一片虚拟的低空交通数字空间,这个空间将链接每一个飞行器,为我们提供精准调度、航线规划、实时监控等功能保障,也像现在的汽车、手机一样为我们提供多样化的智能服务。
再比如,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再也不担心去山区旅游堵车而导致大半时间在路上了,旅行社的“头机”将带领大队“机群”载着人们俯瞰高山幽壑之美,你的爱机将为你记录下全新视角的旅行vlog,旅游的快乐将会因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02

全新低空资源的开发利用



空域资源是空间环境中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获得经济和其他效益的物质或非物质资源的总称,其总量是土地资源与海洋资源总和的数倍。


浩瀚的空域资源蕴藏着人类生产力实现再一次跃升的巨大可能性,具有更广阔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空间。


发展低空经济,必然会引发低空资源要素供给应用的配套性变化。


那么,低空到底如何开发利用?


这一问题可能是我们发展低空经济一个关键问题。它不单单是要解释空域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系列权利之下,隐藏更深的“低空与高空、深空的权利关系”“低空与陆海的权利关系”等等,这些命题都将在低空成为消费级资源后逐一显现。


目前,我们人类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高空和太空资源开发,即使将目光聚焦到低空领域,也大多是将低空空域要素供给通航领域,低空对流层资源的消费级开发利用才刚刚起步。


参照土地、数据等核心生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低空空域资源必然会经历要素化、市场化的关键阶段。


要素化阶段,也就是将低空空域从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的阶段。随着人类低空活动增多,低空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对低空资源进行规划供给,以及依法依规开展对空域权利属性的确权和置权,是进行低空资源要素化的核心任务。


随着数字孪生、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步发展,对低空空域的全域数字化表达成为可能,巨量的空域和航线将迅速变得可测量、可表达、可规划、可利用,经此过程的低空空域资源,才能承载未来庞杂的低空数据和信息处理,赋予了低空经济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经济价值,也将成为地方政府继土地要素之后,能够支配的巨量型固定资产。


同样,低空空域要素市场化配置也是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已经有“深圳-珠海”“合肥-镇江”“天德广场-广州塔”等多样化的低空航线开发,也诞生了小鹏汇天旅航者X2、广汽Gove、峰飞航空V50大白鲨、亿航智能EH216-S等新型的eVTOL航空器产品,总体来看,针对无人机、eVTOL类的低空空域设计正在进入快速验证阶段。


未来,政府可能需要尽快将各类主体、各类场景对空域的需求进行梯次划分,给予不同的空域配置模式以及规划和定价空间。


比如针对紧急救援、特种作业的空域和航线,可以采取免费或者低价制定的方式给予相关单位,同时对这类空域资源直接规划优先使用权。针对物流、交通、旅游等应用场景的空域资源,则可以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大量拍卖或招投标,由市场主体自行按照价值进行商业化运营。



低空经济揭开神秘面纱,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7890

▲图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对低空空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化、要素化、市场化,是低空经济成型成势的起点,也是真正形成点对点、地域限制小、弹性空间大、经济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等优势的关键所在,所有的场景应用才有了根本性的基础设施保障。



03

低空经济权益关系与调适



低空更贴近人类当下生产生活,就好像在踏入大海之前,我们的文明先行就与河湖溪流打了多年交道一样,所有在海洋中应该遵循的经济规则和权益分配方式,都提前打好了草稿。


低空经济或者说低空文明,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体人类面向天空的第一步,每个人都有了在天空上产生经济利益分配的可能性,调适好这一阶段的经济权益关系,也将成为多年后人类共赴高空、深空的奠基石。


当然,这样的经济关系变化可能是多样的、复杂的,讨论一些相对紧迫或相对重要的话题更有现实意义。


“我的屋顶”到底属于谁?这恐怕是我们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空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低空空域夹在可航空域与地面不动产之间,其特有的空间连接性又要带来新的经济权益划分。尤其在地面房产、地产明确权属的低空空域中,人们地面财产得到了良好的制度支持,而其正上方数米开始的低空空域则属于国家,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尚未进行有效的权利划分。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和低空场景逐渐丰富,“我的屋顶”所产生的价值也将越来越高,甚至会和我们当前的房地产经济一般,不同板块的空域,所蕴含的价值量会产生天差地别的差异,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上空的低空空域可能更加“吃香”,地面不动产权益主体主张邻近不动产上方的空域产权或者相关经济权益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与之相类似的问题也有。比如未来的家用机场到底作为私用,只能自行支配,还是在设计层面就将其全部纳入基础设施体系进行统一调度,以便于进行更大规模更宽维度的经济化便利化基础设施拓展,这将涉及对个人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的设计和使用经济权益的分配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类似的基础设施经济利益关系,是低空资源市场化的“命脉”所在。


当下汽车智慧驾驶所带来的权责纠纷,也将更进一步映射在低空经济中。


从目前的航空器以及地面地车的智慧化发展趋势来看,低空飞行器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进程,可能起点更高也走得更快。


自动驾驶由算法主导,本质是自动驾驶算法在软硬件协作框架下,针对不同环境而输出的决策安全方案。算法并不具备人类的道德地位和主体资格,由于其发生故障而导致的侵权责任,难以确定责任主体和归责依据,更难的是如何认定这一责任的产生是机器算法的问题,还是意外因素干扰导致的不可预料问题。因此,无论在民法还是刑法上,对于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确定,是确有必要的。


目前,英、美、德等国家都在解决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领域作出了相应探索,我国的自动驾驶发展速度也是全球领先的,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全国适用的自动驾驶法规,在低空经济到来时,这也将成为必须讨论的命题。



低空经济揭开神秘面纱,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5195

▲ 图源Pixabay


04

低空时代的三重安全焦虑



当全人类的日常视野和活动从二维扩展到三维,这是不言而喻的立体化改变,需要我们从整体“安全观”的角度出发,迭代重塑我们的安全理念体系。这关乎整个社会、人与自然的稳定和发展。如果这一文明长传千年、万年,甚至将会影响我们人类未来基因表达模式。我们不得不慎,必须要努力在发展和安全中,小心翼翼寻求动态平衡点。


一是隐私数据安全的烦恼。


低空经济的数据和隐私是一个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问题。从制造端来看,低空飞行器本身必须设计搭载数据和信息安全系统,利用DES、AES等加密技术,配备数据链加密协议,优化密码模块,并提升即时的风险报告和处理技术水平,确保机器的数据收集、存储、报送和处理功能都在安全可控范围,甚至对产品损坏、丢失后的数据安全做出前置预设方案,避免侵入、破解、破坏无人机系统而导致的全量性数据风险。


从使用端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享受低空飞行器带来的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都必须确保对国家和他人数据安全和隐私加以保护。这当然更离不开体系化安全方案的设计。


一方面,在适飞区域和高度上要应对大量飞行行为的到来而做好优化设计,以更智慧化的治理手段,杜绝“黑飞”而导致的数据和隐私泄露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操纵低空飞行设备窥探他人隐私、侵犯他人个人信息,以及侵入飞行系统、个人数据系统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安全。


二是飞行技术安全的隐忧。


低空空域受地面环境影响较大,如地形地貌、海拔高度、气温气压等常态化要素情况,以及雾、云、沙、风、鸟等变化性要素情况。如果未来的天空,各种无人机和飞行汽车将多如牛毛,不安全因素带来的空中拥堵、设备互撞以及对地面设施和行人造成的威胁不言而喻。


因此,对低空飞行器的技术安全性要求则会更高。低空经济发展背景下,各类航空器的进入空域将呈指数级爆发式增长态势,必须在基础设施网、空中航路网、空域管理网、低空服务网等四网融合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互联的低空经济数字治理原生平台,加强“地-空”“地-海”“低空-高空”等多体系协同,打造“感-传-算-控-管-服”一体的智慧空域管理系统。


三是生态环境安全的担虑。


高频的低空飞行引擎排放产生的热量和气流扰动,会导致低空气流的变化,对低空中的水汽含量和云的形成产生影响,形成新的气流模式或增强现有的气流不稳定性,当这一行为成为常态时,局部气候和天气都将发生改变。


当低空生活慢慢兑现成为我们的文明现实,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将带来许多不可预知的改变,这一切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坚守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尺度,心怀敬畏地走好全人类“向上发展”的路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