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以来,低空经济在我国各地进入发展加速期,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多地政府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深圳市 无人机产业规模庞大,发展低空经济基础雄厚。是世界无人机产业之都,拥有完整产业链,聚集众多行业头部企业。2023 年深圳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达 1730 家,年产值 960 亿元,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领先。新开通无人机航线和新建起降点众多,载货无人机飞行规模全国第一。同时,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环境。
(二)上海市 研发较具优势,聚集四家头部主机厂,部分企业研发成果显著。金山、松江、杨浦等区积极布局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金山区华东无人机基地发展成效显著,青浦区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聚焦细分领域开展建设。 (三)北京市 低空经济科研优势显著,延庆、丰台等区重点发展。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多项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延庆区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中关村延庆园已集聚众多产业链企业。丰台区拥有多家相关企业,正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 (四)广州市 无人机和通航产业已有一定规模,形成全产业链,运用广泛,多家企业开拓应用市场,通用航空方面也有发展,三江国家授牌知名航空运动营开展多项活动。飞行运营和基础设施保障提速,推动出台相关规划和条例,提出未来发展目标。 (五)苏州市 低空经济产业已有一定规模,集聚众多企业,开通多条低空航线,拥有多个先导产业园、领航企业和创新示范机构,整机制造方面取得成绩。吴江、太仓、昆山、常熟等地为重点发展区域,各地出台规划和政策,产业发展提速。 (六)成都市 工业无人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企业众多,成都高新区发布相关行动计划。空域开放取得重要突破,拥有多个功能区和重要基地。 (七)长沙市 (八)西安市 (九)珠海市 (十)合肥市 (十一)无锡市 (十二)南京市 (十三)武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