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这一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求可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低空空域内,依托各类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活动而兴起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正逐步成为新经济领域中的璀璨明星。而一个新兴产业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在逐步突破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 政策驱动,改革深化 低空经济的成长之路,是一条政策引领、改革深化的探索之路。2000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首次被列入国家空管委工作计划,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历经三轮试点,从最初的筹划论证到集中试点,再到如今的综合试点阶段,低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多点开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近年来,低空经济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3月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加以培育,提出要积极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新增长引擎。政府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政策文件的频繁提及,更在于一系列具体措施的落地实施,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市场广阔,潜力无限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之庞大,发展前景之广阔,令人瞩目。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这一数字背后,是低空经济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展,从航空器研发制造到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再到飞行服务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更为重要的是,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不仅涵盖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还融合了无人机等新兴技术,为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种跨界融合的特性,使得低空经济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驱动,未来可期 新技术周期的开启,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低空经济之所以具备成为新技术大周期引领者的潜力,关键在于其满足了三大基础要素:广阔的市场前景、重大的技术突破以及闲置资本的涌入。 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在核心电池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例如,作为动力电池的引领企业之一,孚能科技于2017年就完成了eVTOL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开发;2020年首次向eVTOL客户供应样品并完成认证;2022年交付第一代eVTOL动力电池产品并验证第二代产品体系。2023年,搭载孚能科技第一代航空动力电池的电动飞行器交付给终端客户,系全球商业交付的首例。 短短几年时间,孚能科技的eVTOL动力电池就已经完成了从研发到量产再到交付的过程。目前其海内外的项目都在推进中,eVTOL市场已与海外头部企业深入合作并交付了产品,在国内也与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相信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低空经济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