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没有合适我们的这个主题的新闻,但是有个旧闻,可以与大家聊聊,可以作为虚拟训练能带来真实体验的一个很好的示范材料,飞行员这样高大上的职业都可以通过在电脑飞行游戏中训练出真实的技能,降低培训成本,工程机械以油耗大,噪音大,危险著称,一个新手就应该从工程机械模拟器或者工程机械游戏中去学习。 2006年11月26日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模拟飞行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 2007、2008年连续举办了全国网络模拟飞行联赛,并且首次将互联网上虚拟空间的比赛和真实飞行比赛结合起来,受到全国飞行爱好者的欢迎,并再次引起企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004年5月至2008年期间,模拟飞行委员会共组织了8批一百余名模拟飞行爱好者参加真实飞行体验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宝贵的经验,用实践证明了模拟飞行对青少年今后参加真实飞行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飞行教官再评模拟飞行对真实飞行的辅助作用 山西大同航校的董茂印教官,从2004年以来,已经带飞过几十个模拟飞行员,对模拟飞行的实际价值,自然是比别的人更加深刻,加上他曾带飞过百余名初学飞行的空军飞行学员,数十年的飞行教官经历,使他非常了解部队航校飞行教案的各项要求。本次《“翼”想天开》活动期间,CCTV-10的记者们采访他时,显然已经比2004年CCTV-5的记者采访时,对模拟飞行的潜在价值理解更深刻了。过去几年带飞模拟飞行员的过程,是一个个“个案”,这次CFSA组织的“批量”模拟飞行员参与真实飞行,他的评价已经不是“作用可大了”,而是进一步用教学时间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可以从CCTV-10“让梦想飞起来”的节目中,听到董教官说:“一般情况下,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些特技飞行动作,需要10天的教学带飞。而这还不包括飞行学员在登机前学习航空理论知识的时间。”事实上,在正式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董教官手持初教六模型,仅凭一张初教六的前座舱挂图,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讲解操作程序和要点,回答模拟飞行员提出的问题。从第二天比赛活动结束后,裁判组的成绩单上,已经能看出董茂印教官的评价了。 事后,CFSA工作人员咨询董教官,航校里的飞行学员飞行技能达到这次比赛项目的要求,需要多少时间。董教官说,正常情况下,A项(起飞、航线建立等),约需带飞6—8个起落(每个起落约耗时40分钟),合计4个小时左右。C项(近进、降落)4—5次约需3小时。完成上述本场起降(五边四转弯)10—12次,训练时间约需7小时。B项(特技飞行4个科目)通常需要28.5—33.5小时,约起降43—50架次。其中:a横滚:15—20次,10—13.5小时;b筋斗:4—6次,2.5—4小时;c半筋斗横滚(英麦曼):12次,约8小时;d半滚倒转:12次,约8小时。以上总计约53—62架次,35—40小时。根据实际飞行结果和董教官的经验,他说这些选手再有10个小时左右的训练,完全可以达到“放单飞”的水平了。也就是说,达到这次参加《“翼”想天开》飞行驾驶技能的飞行学员,将比常规的飞行学员培训时间节省25—30个小时,按40分钟/架次折算,节省37.5—45架次/人。如果按空军大学每年招收1000名飞行学员计算,这将为国防节省多少燃油费、零部件折损费,以及庞大的飞行训练地面指挥和后勤保障必须的费用。此处尚未曾计算飞行前理论学习时间,实际飞行中的风险,以及气象等因素而影响正常飞行训练的耗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