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90年代末,莫斯科东南约40公里的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的一场庆祝酒宴上,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总顾问伊万.莫斯科维杰列夫上将代表叶利钦总统宣读了贺电,祝贺一位满头银发的70岁老人驾驶完俄罗斯最先进的苏-30战斗机,大家称他为凉粉诺维奇或苏霍伊帕夏’,就是被俄罗斯空军称为“自己人”的中国空军副总司令为主引进苏一27战斗机,引进苏一27战斗机是中国航空界的一件大事,让中国航空工业一举摆脱落后世界几十年的困境,也让中国空军正式走向了攻势空军之路,而这个进程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这位有一半俄罗斯血统的中国空军‘第二次现代化之父-林虎。 一:为什么采购苏-27SK战斗机 70年代,中国空军最精锐的歼击机飞行员一年才飞37小时,差一点的只有29小时,只有1.6%飞行员打过靶,大多数飞行员都没开过炮,由于技术不熟练,63%的事故是操纵错误,苏联情报总局电子侦察作业发现中国空军一直使用早已淘汰的模拟信号电台,任务报文要通过口诵密码通告飞行员,而且训练科目越飞越少,无月光,有雾多云,云底高4000~5000米以下都基本很少起飞,塔台对飞行员的提示经常是“注意修正航向!”“注意控制高度!”“控制进场速度和下降速度,太快了,拉起来,没有对正跑道,拉起来复飞,一线部队的飞行训练已经下降连基本飞行都需要营、团级指挥员时刻提示的地步,一旦出现事故,飞行员,主官和地勤都要受到问责,在这种战战兢兢的情况下谁也不敢搞什么难度飞行,地勤也是毛病百出,人为引起的低级事故比比皆是,苏联情报总局一直很困惑很少有监测到中国空军飞出海岸线100公里外,直到80年代初才搞明白原来是中国空军没有海上飞行导航能力,主要依靠罗盘,航空表和导航台,根本飞不出海岸线100公里外。 1975年,中国空军代表团首次来到法国,参观考察了达索公司的幻影IIE战斗机,中国空军内部还一度为是否有必要购买120架这种即将退出法国空军的战机而争论不休,引进技术的问题在于如何小心翼翼避开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禁运,为了不引起美国以及日本关注,中国只能选择过时的幻影IIE战斗机,尽量先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中国空军十分清楚即使是过时的幻影IIE战斗机,中国科研部门也很难在10年之内制造出来,尤其是火控雷达。空空导弹和机载导航系统可以用于改进中国歼-7飞机,但达索公司的技术部门认为很难,幻影IIE战斗机的西诺拉机载雷达根本装不上歼-7飞机的小机头,达索公司满足不了中国人的需求,折腾几年后1979年,达索公司希望把法国空军刚刚装备的幻影2000战斗机卖给中国, 中国空军喜出望外,立即在1982年派出空军副参谋长和顶级试飞员组成的专家组赶往巴黎,参观了达索公司车间和幻影2000战斗机各个部件,然后中国试飞员葛文墉在法国试飞员米多陪同下在马赛附近的伊斯特尔试飞基地试飞了幻影2000战斗机,中国空军对幻影2000战斗机可以说是相当满意,为了刺探法国政府销售幻影2000战斗机给中国,苏联驻法空军武官弗拉基米尔·库利克大校在格鲁乌局长伊瓦舒京严令下搞秘密行动,法中的谈判桌上的话能在数十分钟后就传到苏联,不过弗拉基米尔·库利克很被被驱逐出境,美国也通过外交途径劝说法国不要销售幻影2000战斗机给中国,但法国看钱份上拒绝了,但是中国没多少外汇储备,只能要求优惠价格和易货贸易冲抵货款,法国不肯让步,谈判一直僵持到1986年,时任法国总统德斯坦在美国压力下终止了这项合作, 中国空军高级代表团在从法国返回时途经莫斯科,苏联派出马罗科夫空军中将接待,提出苏联期望恢复与中国的合作,建议中国考虑购买苏联的米格-29战斗机,代表团回国后,在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的支持下,苏联进一步提出可以出售苏27战斗机和帮助中国建立生产线。,1988年5月下旬刘华清上将主持召开未来15年空军发展会议,会上激烈争论是否采购米格-29飞机改善破败不堪的空军,支持一方认为国内工业基础薄弱,,航空工业生产的歼击机质量差,引进可以尽快在3到5年内形成战斗力, 反对一方认为,引进耗资巨大,中国很难一下子拿出几十亿美元,而且还有维护保养等一大堆问题。尤其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当年苏中关系破裂后发生的事情记忆犹新。况且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远不如今日怎么强盛,动辄拿出几十亿美元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作为主管装备发展的空军副司令林虎认为引进和自研不相对立,但米格-29作战半径太小,4200升的机内载油量从发动机开车到爬升至12000米要消耗掉620公斤燃油,返场着陆和预备又要380公斤,作战半径仅710公里,要覆盖中国这样辽阔的国土必然需要庞大的数量和大量的机场, 中国为了这个缺陷花费了二十多年研制的歼-8型远程歼击机,另外米格-29是前线歼击机,设备简陋,制造工艺差,航电还不如中国从英国马可尼公司引进用于歼-7IIM歼击机上的好,林虎提出将2月定型准备采购1000架的歼-7-3歼击机大幅度削减到50架,会议休息期间刘华清问林虎:歼-7-3歼击机国家投了3亿人民币,成都飞机公司还垫了几千万,大幅度削减会挨骂的,林虎说:“买上几百架大家都开心,但发生战争空军将面临的是大量敌人第四代飞机,到时就不是挨骂的问题了,不过考虑到成都飞机公司实际情况才下一些订单”,刘华清表示同意,会后林虎亲自飞到成都宣布停止生产歼-7-2飞机,但支持换装带前后缘机动襟翼的双三角翼和现代化航电系统的歼-7E项目用于出口, 1990年6月30日,军委开会研究后,决定购买苏-27SK战斗机,林虎对于苏联经济状况了如指掌。深知身陷危机的苏联为了钱是不会拒绝任何订单的,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引进航空航天科技,1991年3月22日上午,苏-27单座战斗机、苏-27UB双座战斗/教练机、米格-29单座战斗机、米格-29双座战斗/教练机、苏-25对地攻击机、苏-26运动机以及安-72短距起落运输机在北京南苑机场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苏霍伊设计局首席试飞普加乔夫驾驶苏-27战斗机表演了由他本人首创的“普加乔夫眼镜蛇”特技动作, 不久中国正式签订了购买合同,1992年5月,刘华清上将在华北演习中观看正在地面集结的装甲部队,两架刚从俄罗斯购买的米-17直升机正在头上飞过,刘华清上将和坐在对面的陆航局局长王守仁说:林副司令下个星期去俄罗斯,预计下个月初交机,俄罗斯和他的意思都是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王守仁回答这家伙看见苏-27就两眼放光,干脆在俄罗斯常驻算了,刘华清回答说老林恨不得一口气弄个200架苏-27回来,不过要一一步步的来,这些事情毛躁不得。 二:苏-27SK战斗机来华 1992年6月27日是个平平无奇的日子,但这一天是中俄空军的转折点,凌晨1时50分,位于莫斯科巴拉什欣区黎明镇的空军防空中央指挥所指挥中心大厅上,是一张比例是二百万分之一的中国东部的航空地图,看着地图的俄罗斯空军总司令彼得.德伊涅金上将拿起电话,给还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大街41号等待的国防部长叶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空军元帅打去电话:“通道架设完毕”,叶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问:您能保证通道可以安全传送我们的‘特殊货物’吗?,彼得.德伊涅金回答:一切都已进入实施阶段,但一直反对这件事的前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夫大将得知知道了今天的事情会怎样,叶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只是笑了笑,挂上了电话。凌晨6时30分,俄罗斯国土防空军航空兵司令伊万莫斯科维杰也夫上将在在军区副司令谢尔盖.伊万诺夫中将和军长谢尔盖.米洛诺夫少将陪同下来到后贝加尔军区“镰刀锤子-马尔基”机场,进入第23前线航空兵集团军第120歼击航空兵团的塔台空勤餐厅。 莫斯科维杰也夫上将对餐厅中的军官们说:再过一会你们将驾驶12架苏-27SK战斗机飞往中国,成为20年来第一批驾驶战机进入中国领空的人,幸亏不是去打仗,你们顺利把‘蓝色闪电”安全送到后,中国同志会用美味可口的中国菜和以前只有政治局委员才能喝到好酒招待你们,但是如果把事情搞砸了就发配到边远地区去,莫斯科维杰也夫上将接着走向停机坪,停机坪12架来自阿穆尔共青城加加飞机制造的全新苏-27歼击机停在停机坪上,已经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 同样在凌晨6时30分,位于北京海淀区羊坊店路一号院的中国空军司令部里,空军司令王海上将兴奋喜悦地等待着,在接完刘华清上将的电话,保证万无一失后,拿起北京军区空军指挥所急件报告看了一下,又问秘书南京军区空军指挥所的报告送来了没,他有点坐立不安,本来这位中国空军第五任司令应该在1992年11月卸任,可去年意外摔断了四根助骨,为了引进苏-27歼击机,他拒绝住院,靠着止痛片坚持到今天的交付, 到了上午8时15分,位于安徽省的芜湖空三师基地,仪仗队和军乐队都在机场跑道外侧列好队,林虎中将也在塔台上等候,这12架苏-27SK战斗机将交到空三师的主力团-林虎中将曾任副团长的九团手里,空三师、一师、二师、三师和十八师,海航六师是中国最具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从第-批进口的米格-21F-13战斗机开始到今天的歼20战斗机都是空三师的这个九团首先装备,林虎对空三师的张师长说:国家把最好的装备先给你,你们要争口气,但张师长有些犹豫,他说总部首长说:一架苏--27是十万名普通中国人一年的生活费,如果摔了就是渎职犯罪, 林虎有点发火地说:怕摔飞机怎能出战斗力,其实如何保证飞行安全又要出战斗力这个矛盾一直让林虎头疼,发生事故集体停飞司空见惯,这个问题在俄罗斯在萨瓦斯列依卡训练中心训练中国飞行员就很明显,这些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的精选飞行员驾驶苏-27SK战斗机时小心翼翼,非常紧张,生怕失误损坏飞机毁掉自己的前程,出现事故就不敢再飞了,林虎不希望这成为借口,就对张师长说:“如果你们无法形成战斗力,小心我拔你的皮。 三:苏-27SK战斗机的困惑 不过号称中国空军最精锐的九团让林虎失望了,他们收到苏-27SK歼击机后成为有名的“人多、事多、麻烦多"部队,他们以米格-19和米格--21歼击机的标准操作苏-27SK歼击机,导致问题百出,还欺上瞒下企图蒙混过关,拥有阿富汗战争经验的俄罗斯特级飞行员弗拉基米尔·瓦罗宁上校直接当面向林虎表示中国空军飞行员表现不能让人满意,地勤维护也混乱不堪,最重要的是中国空军还在用苏联空军50年代初的训练大纲,飞行员没有战斗意识只会背条文手册,一上天就心理紧张畏手畏脚,飞行动作机械麻木,体制上的问题让中国空军5年之内都发挥不出苏-27SK歼击机的性能,如果一直都这样,苏-27SK歼击机也只是一架米格21歼击机。这位教官还因为中国飞行员的表现摔过椅子,林虎没有迁怒于弗拉基米尔·瓦罗宁上校,因为他自己也感到汗颜,因为空三师的表现的确不行, 问题出在训练体制和保障上,新装备没有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培训教材,导致部队无从下手或者胡乱下手,专业维修人才也少,出现故障就要送回俄罗斯修理。这些苏-27战斗机的生产质量让中国军人用“怒不可遏”来形容,一架苏-27战斗机需要150平方米的地方装维修设备和多达15000多项零部件,还需要林林总总的保障中辆几十台,起飞要经过3小时非常繁琐的检测,飞机发动机启动前要检测10个项目,滑出前还有二十多个检测项目,燃油消耗量是歼8战斗机的2.5-3倍,每飞行1小时要2.5-4吨燃油和30公斤氮气,还有19种其他油料,消耗惊人而且只能进口,由于从俄罗斯引进相关技术装备的谈判很不顺利,不久,林虎访问了白俄罗斯、乌克兰,希望获取这些国家维护苏-27飞机和AL-3IF发动机的帮助, 在乌克兰期间,乌克兰向他展示了整个苏军仅有一套的“机动”战役级指挥自动化系统,这套比洲际弹道导弹还机密的“镇军之宝"让林虎眼前一亮,这对没有自动防空指挥控制系统的中国空军来说绝对是宝贝,林虎很想把这套价格昂贵的宝贝弄回来,弄回一部分也好,可惜空军内部也没多少人支持他,习惯于先请示再行动的中国军人没人能够意识自动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对于现代化空军的意义,某些高级将领还讥讽说:空军尽倒腾些看不见的东西,连刘华清也无法对众多的质疑和反对意见表态,只好让林虎忘记“机动”战役级指挥自动化系统,首先把苏-27SK歼击机搞好,一直到1996年首长们才发现,由于没有“机动”战役级指挥自动化系统配套,苏-27SK歼击机作战效能只能达到苏军的30%时,大家才理解林虎的一片苦心。 林虎前往空三师视察后,告诫空三师的飞行员,美军飞行员一年飞200多个小时,苏军飞行员一年飞160个小时,几乎隔一天就飞一次,一天能出动6到8次,中国飞行员一年才飞100小时就有很多人喊受不了,美军飞行员云底高50米就敢开飞,中国飞行员400米都不敢上天,中国飞行员战术训练比重连美军飞行员三分之一也没有,美军飞行员在最低气象飞行时也能够做到不靠指挥、不靠雷达,飞行员自主保持航线,不需要地面提示、指导、修正,你们谁能做到这一点,你们连火箭弹打地靶都算作高难度课目,与美军相比,差距不仅是装备质量,还在训练水平上, 林虎也告诉空三师的领导们,我们还有做很多工作,如果苏-27SK歼击机迟迟无法形成战斗力,那是犯罪,大家一齐要倒霉的,林虎一边修正这些错误,一边还要应付解放军长期的“大步兵主义",刘华清为了向大家展示空军的重要性,命令林虎亲自从空三师九团抽调苏-27SK歼击机前往鼎新基地进行汇报表演,目的是让大家亲眼目睹苏-27SK歼击机的强大战斗力,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向空军,当几架苏-27SK歼击机携带4000千克航空炸弹和箭弹炸平靶场时,很多首长还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精确制导炸弹。 三:结局 从俄罗斯引进苏-27SK歼击机除了获得使用经验外,更重要的获得了苏-27SK歼击机的设计和工艺技术,1994年,俄方同意转让苏-27SK歼击机的生产线,1995年11月双方达成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俄罗斯出口200架飞机散件,让中国能够自己生产和改进苏-27SK战斗机,项目称11号工程,也就是歼-11战斗机,沈阳飞机公司在俄方的协助之下分4个阶段逐渐实现国产化,第一批歼-11战斗机在1998组装完成,到2003年共组装了95架,2004年11月,中国已经掌握了苏-27SK歼击机的钛合金制造和焊接技术、整体焊接蒙皮拉伸技术、整体油箱的制造技术,机体制造技术。热、表处理技术,能够生产近70%飞机零备件,停止接收剩余的105套散件,FWS-10A发动机也研制成功,一旦装机国产化率就达到90%以上, 2001年,歼-11战斗机的国产化型号歼-11B战斗机开始研制,换装国产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GJB289A数据总线、玻璃化座舱、外挂管理系统、数据链等,配备国产PL-12雷达制导空空导弹、PL-8红外制导近距空空导弹,采用FWS-10A涡扇发动机以及综合后勤保障系统,两年后首飞成功,2006年装备部队,看到歼-11B的俄国专家非常惊讶地发现歼-11B战斗机的制造质量比原厂的苏-27SK歼击机好得多,消除了许多苏-27SK歼击机原有的瑕疵,俄罗斯开始全面调查歼-11B战斗机是否侵犯了俄罗斯的知识产权,但是歼-11B战斗机大量采用中国自己的复合材料建造,结构重量大大减轻,机体寿命比苏-27SK歼击机增加了1000小时,座舱布局是西方化的,航电系统远远超过苏-27SK歼击机,俄罗斯无法证明中国侵犯了苏-27SK歼击机的知识产权,最终调查不了了之,摸到门道的中国航空工业从此高歌猛进,逐渐超越了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