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天空会变得像地面一样繁忙,各种飞行器在低空穿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正在悄然兴起的“低空经济”所描绘的未来画卷! 那到底什么是低空经济呢?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简单来说,就是在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或3000米以内的空域(视地区特性和实际需求而定)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它主要由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构成。 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也是相当精彩。世界低空经济起步于农业服务,1920年后公务航空进入市场,二战推动的技术进步使低空经济迅猛发展,1950年直升机进入低空经济市场。如今,低空经济已成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低空经济一词最早见于2010年4月17日出版的《安阳日报》。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更是有多个相关政策出台推动其发展。 接下来,咱们再聊聊低空经济带来的好处。首先,低空经济能促进经济增长。预计到“十四五”末,其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至5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1.5万亿,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它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而且,低空经济还能推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和经济增长。 其次,低空经济可以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它涉及通用航空制造业、信息通信网络等多个领域,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比如,它能带动航空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还能推动现代服务业的拓展与创新。 低空经济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全产业链条的发展将带动无人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信息技术、信号系统等基础设施技术类岗位需求,同时衍生出的服务类岗位也会大量增加。 在降低运输成本方面,低空经济也表现出色。通过无人机配送和低空物流等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航空运输方式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够减轻地面交通的压力,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像深圳宝安区中心血站旁设立了无人机起降点用于血液配送,安徽芜湖推出“联飞快送”服务通过无人机配送年夜饭和节日期间餐食等,都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成本。 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也是低空经济的一大优势。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它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无人机可用于迅速运送急救物资,提高救援效率。 低空经济还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它推动区域经济由“平面”向“立体”模式转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 最后,低空经济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低空交通为群众生活带来便捷性,如无人机配送缩短等待时间,提升消费体验;低空飞行器观光提供新的旅游选择,增加刺激和乐趣。 低空经济是不是超级厉害?它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未来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你们对低空经济还有什么看法或期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