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低空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2025年,低空经济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 一、低空经济的定义与范围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通常指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以内,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涵盖的领域包括航空器制造、低空飞行服务、航空旅游、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 二、2025年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政策驱动:空域开放与法规完善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深化 中国将推进“三区(管制、监视、报告)划设”全国覆盖,简化飞行审批流程,试点“一站式”空域申请平台,释放更多空域资源。 标准体系构建 针对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适航认证、运行规则、数据安全等出台细化政策,例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全面落地。 地方试点扩容 深圳、合肥、成都等低空经济示范区将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推动“低空 ”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战略融合。 (二)技术突破:核心瓶颈加速攻克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突破。2025年,低空经济将聚焦十大核心技术,包括电动飞行器的研发、智能飞行控制系统、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等。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应用场景:从试点到规模化 物流配送 无人机快递将覆盖80%的县域,美团、顺丰等企业形成“干线-支线-末端”三级网络,山区、海岛等特殊场景成本降低50%。 城市空中交通(UAM) 亿航、小鹏汇天等eVTOL企业在深圳、广州等城市开通“空中出租车”示范线,票价逐步逼近高端网约车水平。 应急救援 政府主导的低空救援网络建成,无人机投送医疗物资、eVTOL转运危重病人的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 (四)产业生态:协同发展与创新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2025年,低空经济的四大产业——低空装备产业、低空基础设施产业、低空管理保障产业和低空应用产业将互促互进。例如,新型低空飞行器的首飞将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确保低空经济活动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三、低空经济的经济影响 低空经济的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据艾媒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5615亿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低空经济不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通勤效率,扩大就业选择范围。 四、面临的挑战 尽管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国际竞争加剧 欧美在适航认证、适航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可能对中国企业出海形成壁垒。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新型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以满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公众认知与接受度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公众的认知与接受度,以推动其广泛应用。 五、未来展望 2025年,低空经济将从“概念验证”转向“价值创造”,成为拉动新质生产力增长的核心赛道之一。未来,低空经济将与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中国有望在无人机、eVTOL制造及运营模式上输出“中国方案”,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结语 低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策的支持、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推动下,低空经济将在2025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趋势2025 | 李文宇:低空经济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低空经济大爆发:技术、政策、应用场景全面解析 2025年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前景分析 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发展趋势 2025年低空经济大爆发:技术、政策、应用场景全面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