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空经济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释放空域资源价值的关键战略。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松绑,低空领域(3000米以下)正成为继陆地、海洋后的新兴经济空间,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 **一、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革新** 北斗导航、5G通信及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使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旅游等业态加速落地。例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将重构城市交通体系,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万亿美元级。 **二、空域资源高效配置需求迫切** 我国低空空域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30%的水平。推进空域管理改革,可激活超2.8万架通用航空器、2000余个通航机场的产业潜能,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再配置。 **三、经济与社会效益叠加** 地空经济可提升传统产业效能:农业植保无人机使作业效率提升50倍,电力巡检成本下降70%。同时构建空天一体化应急体系,救援响应时效提高80%,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当前需加快完善法规标准、建设数字空管系统、培育应用场景,推动地空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极。据测算,该领域每投入1元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7.8元增值,具备强劲的乘数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