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者联盟 门户 新闻资讯 热点新闻 查看内容

超全!2025低空经济产业链分析(一):什么是低空经济?

2025-3-13 11:22| 发布者: mnfxwza 699 0

摘要: 刚刚过去的2024年,“低空经济”火出圈了。从政府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讨论低空经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

刚刚过去的2024年,“低空经济”火出圈了。从政府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讨论低空经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那么,什么是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产业链又有哪些?各地该如何发展?我们进行详细分析。

一、什么是低空经济

1、低空经济概念

低空是相对高空而言的,一般指1000米以下空域,可延伸到3000米以下空域。低空经济就是在这个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具体来说,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是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了战略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的特点。


超全!2025低空经济产业链分析(一):什么是低空经济?-6673

2、低空经济分类

低空经济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以及综合服务四个方面,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产品类型不同,又可分为通用航空、无人机、eVTOL三个产业形态。

低空航空器制造与研发:以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轻型飞机、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技术研发为核心。

低空运营与服务:围绕低空飞行器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商业化运营服务,包括物流运输、城市交通、行业应用、文旅消费等。

低空基础设施与空管系统:为低空飞行提供物理设施和数字化管理支持,保障安全高效运行,包括起降场、充换电站、数字化空管系统、数据平台等。

低空综合保障与政策支持:涵盖政策法规、标准制定、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等支撑体系。

3、低空经济特点

低空经济的特点可概括为资源稀缺性、技术颠覆性、产业融合性、政策敏感性。其发展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更是空域管理、产业生态与政策协同的产物。

空域资源的特殊性与稀缺性:低空空域是介于地面交通与高空航空之间的新型资源载体,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低空空域受地形、气象、城市建筑等因素限制,可利用率低于高空,且需动态协调军民航空域需求,资源分配需精细化管理。

技术驱动的创新性:低空经济高度依赖前沿技术突破,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领域,包括无人机小型化、电池续航提升、导航避障系统(如北斗高精度定位)、5G/6G通信技术等。

产业融合的广泛性:低空经济具有跨行业渗透能力,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包括多元化应用场景,涵盖航空器制造、数据服务、空域管理、运营维护、保险金融等产业链环节,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

政策法规的关键性:低空空域的开放与利用高度依赖政策引导和法规保障,不仅需突破传统空域管制模式,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如中国试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还需制定适航认证、飞行规则、数据隐私保护等标准,平衡安全与发展需求。

二、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

1、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2000年以前):技术积累与初步探索。低空经济尚未形成概念,但已有低空飞行器的初步应用,如农业领域的农用飞机喷洒农药、直升机应急救援等。

政策破冰阶段(2010-2015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启动。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管制、监视、报告三类空域),并在长春、广州、海南等地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尝试简化飞行审批流程。同时,无人机技术在此阶段快速发展,大疆等企业崛起,消费级无人机开始进入市场。

试点推广阶段(2016-2020年):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通用航空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个通用机场。无人机爆发式增长,物流无人机(如京东、顺丰)、农业植保无人机(极飞、大疆)规模化应用;无人机编队表演、航拍等消费级市场兴起。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概念兴起,亿航智能等企业开始研发载人无人机;北斗导航、5G技术逐步应用于低空飞行管理。

加速发展阶段(2021年至今):政策全面开放与生态构建。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级规划;2023年,低空经济被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指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2、产业规模

据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随着低空飞行活动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逐步显现,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其中,在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带来的贡献接近40%,而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截止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我国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有2000家左右,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长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


超全!2025低空经济产业链分析(一):什么是低空经济?-5823

3、应用场景

低空 物流:相比传统物流配送方式,无人机配送能够大幅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隐患。近年来,顺丰、阿里、京东等企业纷纷依据自身业务特点抢先布局低空物流。截至2023年底,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全国累计飞行400余万公里,货物运输量超1500吨,累计运输货物近300万件,全国运输突破80万架。

低空 交通:利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点对点”运送人员及货物的先进空中交通,是搭建城市或城际低空交通网络的关键形态。此外,空中交通走廊的搭建能够实现核心城市与县域乡村的连接,为区域融合发展提供现实桥梁。

低空 农业:我国“低空经济 农业”发展较早,主要表现为利用植保无人机,完成播种、施肥、灭虫、植被保护、火情监控及促雨扑火等一系列农业生产工作。

低空 城市管理:在城市低空调度中心指挥下,无人飞行器能够与区块链技术、AI技术、GPS技术相结合,实现化工厂、电力电网、高速公路等场景的运营监测、流量管理等工作。大疆作为行业级无人机运营方不断探索与供电局、公安局等部门合作,将无人机批量应用于电力巡检工作,涉及工作包括日常巡检、红外测温、故障定位和清除外飘物等。

低空 文旅:“低空经济 旅游”能够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覆盖客群最广的低空观光主要包括城市低空观光、景区低空游览以及空中主题活动等。娱乐飞行体验主要面向具有专业低空飞行知识的消费者客群,主要包括飞行器驾驶、空中娱乐及低空体育运动等。

4、发展趋势

中长期看,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四方面:装备方面,以无人机及 eVTOL为引领的新通用航空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体系方面,以绿色电动为方向的产业配套体系、低空智联为代表的运营支持体系、垂直体量为特征的基础设施体系、安全可控为目标的监管服务体系、跨界融合为趋势的产业组织体系将是低空经济体系的发展方向。政策审批积极创新与低空经济相互支撑;区域融合持续深化与低空经济相辅相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