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浙江大学研制的“全自主微型无人机集群技术”引起了全球业界的高度关注,认为这项技术具备了全球领先水平,在未来很多领域都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一个小小的微型无人机群怎么会引起这样高度的关注呢?就是因为它可以在高障碍物环境当中飞行自如,就像动图里这样不受高密度竹林阻碍和干扰,可快速穿梭飞行。 玩过无人机的看官们都知道,它需要在比较空旷的环境下才能较好地以“上帝视角”观察地面景物,很少在建筑物或者树木密度很高的环境下飞行,这需要操纵手有很高的飞控技术,否则它会很容易撞上去的,其原因就是目前的微型无人机的自主避障能力达不到令人满意的要求,这也大大限制了它在复杂环境当中的使用,比如说:消防队使用无人机观察建筑物内部的是否有人,抢险队在密林当中寻找“驴友”…等等,使微型无人机的当前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而浙大展示的这种无人机不但重量更轻,还采用了新的算法,自主能力要比使用GPS或者其它导航的微型无人机高很多,可以在障碍物密度很高的环境下使用,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应用范围。 以往的无人机在进行较远距离飞行时,都要事先进行航线规划,并且要借着卫星导航进行飞行路径修正,即便是这样无人机也要在较空旷的环境下才能飞行,因为操纵手与无人机之间的信号传输和卫星导航信号传输都会有延时,在通讯密度越高的地方杂波干扰更大,就越会影响到无人机的安全飞行。 而浙大这型无人机却大幅度减少了外部干预,是用了怎样的高效的自主飞控软件还不得而知,总之,一个字“牛”。 最新的科技成果通常都会用于军事,这套无人机群在军事当中应用会很广泛,它不但可以进行一般性质的侦察图像实时拍摄和传输,更可以在高密度障碍物(遮蔽物)环境下进行正常,比如说:在丛林战当中飞进去发现利用植被伪装的敌人,同样也可在城市战当中进入到废墟发现暗藏的狙击手或者火力点,就拿当前围困“亚速钢厂”地下城的俄军来说,如果使用这套无人机群就能局部观察到地下城里面的状况。 这套无人机群可以相互间提供飞行数据支持,大幅度提升协同能力,据说瑞士无人机专家看到它的演示之后目瞪口呆,认为这种飞控技术非常的超前,甚至是有些颠覆性的。 去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彩虹–817”微型攻击无人机,重量850克,一名操作员可以携带15个,但这种无人机仍然显得很大,自主能力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需要人工干预的时间很长,而浙大这款无人机不到300克,操作员可以携带更多,而这还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它的自主能力基本达到了要求,可以在很复杂的环境里飞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隐蔽性和突然性,同时不依赖卫星导航就降低了被干扰后失控的可能,几十架甚至上百架组成的自杀机群去攻击敌方要员的成功率会大幅度提高。 这种用DJI“精灵”无人机在绑一枚枪榴弹去攻击敌人的方式,与浙大无人机群相比显得非常的原始。 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大到各种战略/战役型无人机,再小到用DJI民用玩具级无人机去充当班排级小队的侦察机,但更小的超微型“蜂群”形式的无人机群受技术限制应用的还不多,主要就是飞控和自主能力不尽如人意,如果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它们所发挥出的战斗力更是惊人,完全可以达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作战目的和巨大的令敌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威慑效果! 浙大的这款无人机群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但愿能出现弹幕里所说的效果,现在看来经过再完善它一定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