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与人类活动的自由有关,在现代影视、动漫作品中都是最重要的视觉意象。 老外看中国的功夫片,看到我们的武林高手飞来飞去的轻功,很佩服,惊讶地说这代表了人类摆脱地球重力的努力。其实,轻功再怎么高,还是摆脱不了地球重力。少林派达摩祖师的一苇渡江,也还要踩着一根芦苇。武当派的梯云纵无非是跳着走,只不过跳得高一点而已。 轻功飞行的古装女演员 真正摆脱了地球的重力的,是西游中的神仙和妖怪。这些神仙和妖怪很少像人类这样走路,他们更多时候是飞来飞去,速度很快,活动的范围也很大。 《龙珠》中的悟空和女朋友琪琪 日本动漫《铁臂阿童木》和《七龙珠》中都有飞行,宫崎骏几乎每一部动漫电影都有飞行,已经融入了现代物理学的元素,头手在前,呼啸而过,速度惊人。这种趴着飞行的当作,与二次大战以后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有关系,头手在前可以减少空气阻力。美国的超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这种姿势。 靠喷气飞行的阿童木 中国神仙御风而行或腾云驾雾,姿势为站姿,有时候坐在莲花宝座或者玉局宝座上飞行,还有时候骑着坐骑飞行,优雅闲适,那种风度国外的种种飞行所能比较的。 头手在前趴着飞的超人 西方超人趴着飞是近代科学发展以后才出现的。在西方早期的希腊神话中,太神神阿婆罗坐着马车从东到西。赫尔墨斯有一双飞行鞋,鞋子上长着翅膀。中世纪的时候,西方的天使靠翅膀飞行,巫师骑扫把飞行。天使比巫师要潇洒一点,但是比起中国的神仙还差一点。 太阳神阿婆罗 同样道理,中国神仙站着飞或者坐着飞,主要与农业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想象能力有关系。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敦煌石窟里的飞天就有趴着飞的,古代绘画中的雷公也有趴着飞随时准备打人的。大多数情况下,大牌神仙一般坐着飞或者站着飞,非常稳重,胜券在握。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神仙掌控一切,不需要着急,所以慢吞吞地。而超人要拯救世界,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所以飞得急迫一点。超人的飞行为了拯救人类,从地球的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所以面向大地。神仙的飞行上天入地,主要是垂直飞行,站着比较方便。 腾云驾雾站着飞的中国神仙 早期中国神仙的飞行传统与上古巫蹻文化有关。在华夏先民的想象中,为了获得飞行的能力,巫、神、人需要一个坐骑。这就树立了飞行的基本姿势——或坐或立,不是趴。《史记》记载黄帝御龙飞行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扯着龙须飞行的黄帝 这个传说流传甚广。汉代画像砖石墓葬中曾发现过“衣着华丽的男子乘龙升天”的墓室壁画,这被认为是在描述黄帝升天的场景。黄帝与众小臣扯着龙须骑上龙背,场景鲜活生动。似乎龙的载客量也是有限的,大概只能容纳七十多人。 此后,民间神话不断发展,而后衍生出各种坐骑。比如凤: 弄玉,春秋秦穆公女,嫁善吹箫之萧史 ,日就萧史学箫作凤鸣, 穆公为作凤台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刘向《列仙传》) 比如仙鹤: 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任昉《述异记》) 仙人骑鹤最为常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说的也是驾鹤仙人的事。 羽人飞行: “马皇乘龙而行,子晋躬御白鹤。或鳞身蛇躯,或金车羽服,乃可得知耳。”(葛洪《抱朴子》) 马皇就是马师皇,传为黄帝马医,为兽医鼻祖,能治万兽之病,后驾龙飞升。子晋就是王子乔。鳞身蛇躯是女娲伏羲,金车就是麻姑王远,羽服就是刚才说的羽人神仙。山东沂南北寨村东汉墓华夏石拓片。图片上就有趴着飞的羽人。 早期中国神仙也有趴着飞的 在民间道教仙话里,修炼成神仙就可以飞行。一种是改变肉体的存在方式,通过练气或者食用蟠桃等特殊食品,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身体变得越来越轻,然后可以霞举飞升。一种是乘坐坐骑或御物而飞行。坐骑的种类也多种多样,从龙、凤、麒麟这类神话生物,到虎、豹、牛、象这种压根不会飞的哺乳动物,都能被古代人当成直升飞机一样的物件来用。御物飞行,比如人站在剑上飞或者骑在葫芦上飞,影视作品中多有出现。 |